現代年青人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,也願為自己的目標去實踐力行,雖然明知有許多困難和挑戰,仍要勇往向前,願為理想付出,這種精神是值得讓人欽佩的。
兩個二十來歲,剛大學畢業不久的七年級女生,因關心地球暖化,所引起的海洋變化。想去看看大海洋中的小島,有什麼變動。而規劃[環浪計畫],號召同好,前往九個南太平洋小島。做實地鄉野旅行調查,他們歷經千辛萬苦,漂洋過海,一站一站來往漂渡。同時將所面臨的實況,點滴記錄,對各個島國的環境狀況,生活實景,民情文化,以及所感受到的實情,忠實地表達。雖然他們沒有環保專業背景,也沒有特定協助支援。僅有那份熱情毅力,終於完成南太平洋九個島國之旅,確實勇猛可嘉。
南太平洋這些島國,都漂浮在太平洋中,離我們很遙遠。它們的面積都很小,人口也很少,如果不是它們也是聯合國會員,有些和我國也有邦交,我想沒人會去注意它們的存在。雖然其中有號稱世界上,太陽第一個升起的國家---吉里巴斯。也有是太陽落下最後的地點---薩摩亞。但這些座落在海洋中的島國,確實是不容易到達的地方。近年來由於大地環境變化,氣溫上升,引發地球暖化,帶動冰山崩解,海平面上升。有人開始注意,這些島國,會不會沉沒在汪洋裡,是會在什麼時候,而這些島國居民何去何從,他們怎麼應變!
從本書著作者及[環浪計畫]參與者的記錄和圖片裡,可看到與理解到,這些島國的普遍現象。海岸線明顯的變動,以往海岸邊的椰子樹,有許多根部已被掏空,癱倒在海邊,那些椰林原來生長的地方,已消失在海洋裡。島國漁民捕獲的魚獲量,明顯減少,以往豐富的魚群,已不見蹤跡,現在捕撈的魚蝦,已無法維持他們的生活需求量。島國資源短缺,電力幾乎全面管制,隨時有斷電。民生用水,僅依賴老天下雨儲存,更要點滴珍惜。道路交通,亦僅是落後的車輛。人民生活習慣,也都是散懶的。海岸沙灘,堆散人造黃金,髒亂不堪。他們也造訪薩摩亞,最近被海嘯侵襲的村莊遺跡,遭破壞景象,仍然留存。相對今年日本關東地區,因強烈地震,所引發驚人海嘯,從銀幕鏡頭看到的情景,真令人驚心。也令人深深感慨。從作者記錄敘述裡,這些海島國家,所面臨的問題,有些是大自然環境的變動影響,如氣候變化,大氣暖化。有些是後天人為因素,如資源不足,無力提供充足的生活必需用品,像電力,淡水。南太平洋島國,似乎並不是充滿羅曼蒂克的晴天籃海,潔白沙灘,椰影飄搖,夕陽遠照的景象。
南太平洋的小島,原是靜靜地躺臥在籃籃的海洋中,沒有人煙。曾幾何時,有飄流的過客,偶而經過或停留下來休息,或定居。慢慢有人群聚落。由於面積都不,大人口的成長也不多。又因為國際局勢變化,有些島國,也就因緣際會成為獨立國家。但是這些所謂國家,人口甚少,面積極小,沒有資源,以致無法發展。在經濟學上,有所謂[規劃經濟]。就是說,當生產規模到一定數量時,才會有經濟效益。而這些島國,普遍無力發展經濟,都是貧困國家,相對比較庫克群島,因與紐西蘭結盟受管,可自由進出紐西蘭,因此它們的經濟生活環境都比其他島國好很多,島國的困境,如何解脫,這是一種宿命吧!